大学生是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人群。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从学生时代融入现实社会的过度阶段,也是认知和行为能力成长的快速发展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仅需要学习和掌握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还有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完成学业的压力,以及人格特征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近20年来(1998-2018年)的研究结果的文献综述,认为目前对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等领域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萨提亚模式的科研人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也做了许多研究工作。
贝曼萨提亚中国管理中心科研部负责人组织团队针对萨提亚模式对中国大学生的研究成果做了检索和总结,旨在进一步推动和指导科研人员开展萨提亚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工作,引导广大萨提亚模式爱好者应用和研究萨提亚模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共创和谐幸福校园。
以“萨提亚”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检索得到的260篇研究文献中,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所占比重最多,共66篇,占所有文献中的25%,可见在萨提亚模式研究中,大学生群体是最受研究者关注的。
在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这66篇文献中,其中实证研究65篇,理论综述1篇。
在65篇实证研究文献中,其中大部分为团体干预类研究文献,共47篇,占72%;个案研究类文献13篇,占20%;调查研究文献5篇,占8%。
在针对47篇团体心理干预文献的总结分析,发现针对人际关系和自尊为主题进行干预的研究较多,其中针对人际关系进行干预的研究文献共有20篇,占43%;针对自尊进行干预的研究有10篇,占21%。其余的研究文献涉及到的主题还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生命意义感、自我接纳水平、自我和谐水平、自我认同、自我表露、自我分化、适应性、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心理资本、学习状态、职业生涯规划、自卑感等。
针对已有的大学生萨提亚模式干预研究总结,所有的研究结果都说明萨提亚模式的干预工作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我们的研究发现,萨提亚模式团体与其他形式的团体,在干预效果上的对比研究较少,未来可以将萨提亚模式的团体与其他不同形式的团体在有关不同主题的干预效果上进行比较,以了解萨提亚模式团体的特点和优势。研究者也可以针对萨提亚模式的疗效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做进一步的探索。
萨提亚模式在大学生群体的应用和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真诚邀请更多的科研工作者积极参与萨提亚模式的应用研究工作。
撰稿:科研部负责人 王强
上一主题:萨提亚模式研究论文在中国发表概况 |
下一主题:萨提亚模式在中国中小学生群体的研究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