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下午,教育系统学生的自杀危机干预伦理研讨会在腾讯会议成功举办,会议以个案督导加伦理研讨的形式举办,由吕玥老师主持,王东升老师担任督导师,一名咨询师申报个案,共有22位专业人员参加研讨会。
王东升老师从中国文化与萨提亚相结合的视角,给受督咨询师以及参会人员带来非常震撼的感受和体验。吕玥老师从消极伦理和积极伦理的角度对伦理困境进行了专业解读,使参会者对伦理更加重视。
一、个案督导环节
精彩片断一:人物速写式的个案概念化,参会者仿佛看见了一个灵动鲜活的生命。
个案概念化的底层逻辑是对人的认识,对生命的理解。案主的人格类型与偏好特质?案主活在冰山的哪个层次?TA的渴望是什么?当然外在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家庭、学校、社会、民族文化等等。重要的是咨询师在人的层面去看见和理解案主,真诚的爱可以建立联结。
个案概念化的路径:案主原本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TA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关键事件带给案主的影响是什么?从人格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环境对人的影响。现实层面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如何构建面具使案主更稳定保护自己。
精彩语录:心灵的碰撞,知识的盛宴。
“朝闻道,夕死可以”
“中国人重人不重事”
“对生命的高频体验”
“五行能量:拨阴反阳”
“成绩和好的未来,是撬动中国家庭和家长的杠杆”
“所有的你对TA的理解,以及你对自己的理解,决定了你如何去决策和选择。”
案例处理要点:“如果你此刻穿越回到刚与案主见面的那个时候,你如何与TA工作?”
1. 正常化情绪、遭遇、案主的应对。
2. 弱化他人的影响。“别人说你不好是因为TA不懂你。”协助建立保护屏障。
3. TA的渴望是什么?冰山的通道是什么?“TA活在冰山的哪个层次”
4. 树立自信,灌注希望。回应满足渴望,“帮助案主在心里种个太阳。”
二、伦理困境研讨环节
危机报告:如何报告、怎么报告、向谁报告,需要有专业考量。
需要评估报告对案主的影响。报告前需要与专业督导或专业人员进行讨论后再行决策。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的咨询、服务、教育中发现有暴力、性侵、生命安全等受影响的情况,需要启动强制报告,在最新的《广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条例》、《家庭教育促进法》中都有谈及。
咨询师的自我保护
伦理决策的考量标准考验咨询师的专业判断。决策应当出于爱的决定。遵守伦理也是对咨询师的保护。
在心理学的广阔领域中,伦理犹如高悬的灯塔,指引着我们专业实践的方向。当今社会,心理服务的边界不断拓展,从传统心理咨询到新兴的心理干预技术应用,伦理问题愈发凸显。它关乎来访者的权益保护、隐私保密,也涉及心理从业者的职业操守与自我规范。
本次研讨会由贝曼萨提亚中国管理中心政策伦理部举办,伦理部从2022年起每个季度进行两场伦理专题研讨,现迭代为每月举办一次伦理主体研讨会,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将持续为专业人员提供伦理服务。
贝曼萨提亚中国管理中心政策伦理部
2024年11月27日
附:导师简介
主持人吕玥:
重庆理工大学社工系教师、《社会工作伦理》课程负责人,认证萨提亚模式咨询师、培训师。萨提亚模式(中国)中方教员, BSCMC政策与伦理部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伦理专委会理事,督导师。
督导师王东升: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传统文化与心理育人工作室主持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认证萨提亚模式咨询师、培训师、督导师,太平洋萨提亚学院会员(临床心理治疗分会),中国心理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