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站内搜索

类型:
关键字:
 

萨提亚与萨提亚模式

 
关于维多利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
2007年,美国《心理月刊》杂志为纪念创刊25周年,对在过去25年间具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家进行调查,萨提亚女士排名第五位。
作为美国第一代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被视为家庭治疗的先驱,家庭治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美国《人类行为杂志》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而她所创造的“萨提亚成长模式”不仅在学术界获得崇高的荣誉和尊敬,也越来越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命运!
萨提亚相信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不断地演变、成长,而且永远都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由她所创立的“萨提亚成长模式”就是帮助人们通过自我内在的转变,迈向身心一致,找到内心的平静、喜悦和力量。
亲身领略由萨提亚创造的成长模式,就像是跨越时空对大师的拜访。她让我们一次次深入心灵的内在,感觉自我,创造更圆融的生命。
 
什么是萨提亚模式?
萨提亚模式是由举世著名的美国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  1916—1988)所创立的一种家庭治疗模式。她是第一代家庭治疗师,从五十年代起已居于领导地位,向来被视为家庭治疗的先躯,甚至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治疗师,她被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美国精神医学会曾发表了一篇全美家族专题报告,列出二十一位最具影响力的治疗师,萨提亚是名单中唯一的女性,且高居首位。
萨提亚之所以受到同行的尊崇,实因她有一套异于传统又相当完整的理论,更有她深具个人魅力的实务运作方法。她一生致力于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本质上的各种问题。她在家庭治疗方面的理念、方法及发展出的许多生动创新的技巧,被专业人士、治疗师广为推崇和运用。萨提亚所建立的一系列的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非只求消除“症状”。
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由于她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地方与传统治疗方式迥异,故被称为“萨提亚模式”。
 
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发展概况
 
1988萨提亚女士去世以后,她的生前好友、同事约翰•贝曼、玛莉亚•葛莫利等继承并发展了萨提亚模式的治疗体系,更加丰富了其深刻的内涵和高效实用的治疗工具及方法。冰山的比喻,就是约翰•贝曼博士在萨提亚女士独具创意的框架下,融合众多心理治疗流派的精髓,丰富完善了其美丽的结构和内涵,运用在个人内在探索方面,既有灵动而深刻的身心体验、又有清晰严谨的结构设置。为萨提亚模式的治疗和教学推广提供了系统简捷的媒介工具。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在1993年约翰贝曼博士两次来中国广州,为医学院与神经病院的医生进行萨提亚模式的培训,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萨提亚首次登上中国大陆,后来到2003年,香港蔡敏丽女士在约翰·贝曼博士及玛利亚· 葛茉莉博士的帮助下开始在中国传播萨提亚模式。
约翰贝曼博士的到来使萨提亚在中国的推广更加的富有组织管理,内容也更加的丰富,贝曼博士为萨提亚模式在中国的推广倾注心血,得到萨提亚培训中心与萨提亚模式热爱者的大力支持,贝曼博士陆续邀请海外的萨提亚导师来到中国,支持这一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曼萨提亚中国管理中心的成立更是对推动萨提亚模式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引领、组织与整合的功能。管理中心将会为萨提亚项目设立标准,对导师及专业人士设立考核标准,以及促进各个培训中心的交流与合作。对萨提亚模式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保障参与者的学习品质起到积极催进作用。
 
萨提亚家庭治疗备受高校等专业人士的青睐与关注,目前也有与上海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高校心理协会萨提亚发展与研究中心,北师大,首都师范大学等进行项目合作。
 
目前萨提亚模式传播到大江南北,使曾与其相遇的各界人士均有得益,个人的生活与工作的质量得以提高,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有了改善,加强了家人之间爱的流动,同时也提高了个人的觉察力,增进了身心一致的表达能力,为创造和谐的个人生活环境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和增加了实现的可能性。正因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她,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河南、昆明、福建等地相继成立了萨提亚培训中心。旨在长期培养专业的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培训师、督导。更大范围推广萨提亚成长模式,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萨提亚成长模式。
 
萨提亚的理念:
1.改变是有可能的,就算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还是可能的。
2.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他们所能去做
3.我们拥有一切所需的内在资源,得以成功的应对及成长。
4.我们有许多选择,特别是面对压力做出适当相应而非对情况做出实时反应。
5.治疗需要把重点放在健康及正向积极的部分,而非病理负面的部分。
6.“希望”是“改变”最重要的成分。
7.人们由于相同而有所联结,由于相异而有所成长。
8.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个人可以为自己做出选择。
9.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证。
10.多半的人倾向选择对他而言是熟悉而非舒适的应对,尤其在压力之下。
11.问题(困难)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
12.感受是属于我们的,我们都拥有它们。
13.人性本善。他们需要找自己的宝藏,以便联结及确认它们的自我价值。
14.父母常重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熟悉的形态,即使那些形态是没有功能的。
15.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只能改变那些事件对我们的影响
16.欣赏并接受“过去”可以增加我们支配“现在”的能力。
17.所谓全人性的目标是接受父母也是人,而不是只以他们扮演的角色来相处。
18.自我价值高低呈现在应对的方式上,自我价值越高,应对的方式越人性化。
19.人类的过程是普遍性的,因此使用于一切情况、文化及环境。
20.过程是“改变”的途径,故事内容形成情境,而“改变”就在那里发生。
21.萨提亚模式的主要目标是达到表里一致及高的自我价值。
22.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价值上。